一、研究生组优胜奖团队风采
团队获奖感言
首先,我们要衷心感谢组委会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展现自己的舞台。
这次比赛对我们而言是一次学习、挑战与成长的过程。在漫漫的比赛道路上,我们深感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感谢老师们的耐心指导,让我们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一些进步。同时,也要感谢身边帮助我们的同学们,是你们的陪伴和激励让我们不断努力前行。这份荣誉是我们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奖项对我们而言是一份鞭策,激励我们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我们会倍加珍惜这次获奖机会,更加努力学习,不断突破自己,为更多的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最后,再次感谢组委会、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感谢同学们的支持与陪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继续努力,为更高的目标奋斗!
团队成员剪影
课题组成员参加“光威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
课题组集体合影
二、获奖项目介绍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概况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北极在地缘位置、航道开辟和能源开采等方面的战略价值迅速凸显;基于我国大飞机及大型运输机的自主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的需求背景,应系统地开展复合材料表面防覆冰技术的研究工作,突破相应关键技术。这对于保证国家战略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符合现代工业与国防高端装备科技创新的需求,亦符合《中国制造2025》关于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新材料等领域发展的行动纲领。
本项目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我们所做的工作
课题组研究方向
我们课题组专注于复合材料力学及其相关领域,其研究方向涵盖了冲击动力学、复合材料成型监测、损伤表征和预报以及智能结构和传感器技术。
冲击动力学是我们课题组的另一研究重点,通过深入研究结构在外部冲击下的响应,以提高结构的抗冲击性能。这包括对冲击载荷的模拟、结构响应的数值分析以及冲击后的损伤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在复合材料成型监测方面,关注复合材料在制造过程中的监测技术,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这可能涉及使用先进的传感器来监测材料的成型过程,以及对材料特性的在线评估。
损伤表征和预报是该课题组研究的另一个关键方向,旨在开发能够准确识别和评估结构损伤的方法,以提前采取维护和修复措施。
项目创新点
- 利用石墨烯纳米颗粒(GNPs)在聚合物基体内构建高效的电流传输网络;
- 基于仿生学原理,采用飞秒激光技术在复材表面构筑多尺度分级结构;
- 纳米复材仿生表面开展防/疏/除冰一体化设计作用机制的研究。
科研心得
(1)深度专业研究: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体会是深度专业研究的重要性。深入专业领域,了解前沿动态,对解决实际问题有着关键作用。我们应该明白在狭窄领域内深挖的重要性,这不仅拓展了知识面,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团队合作与交流:科研很少是孤立的工作,与同学、导师及其他领域专家的合作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与他人共同工作,我们应该学习团队协作的艺术,提高了沟通协调的能力。
(3)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我们应该学习培养科研问题解决方法论,包括批判性思维、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这些方法论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有用,也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4)持之以恒与耐心:科研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投入和耐心等待的过程。我们应该学习在挫折面前保持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这在研究的低谷时期特别重要。
(5)跨学科思维:跨学科思维是解决当今复杂问题的关键。在研究中,我们应该学习如何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形成全面的解决方案,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也将对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全面提升自己的过程,除了学术知识,还包括科研方法、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培养,这些经验将成为我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竞赛信息
“光威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咨询方式:
联系人:徐奕鹏
联系方式:18600638854(同微信)
电子邮箱:cmtic@csfcm.org.cn
QQ群:27985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