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科组三等奖团队风采
团队获奖感言
感谢大赛组委会和全体工作人员为我们创造的这个宝贵平台,我们收获颇丰,获益匪浅。同时,我们希望所有的材料人都拥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和面对未来的信心,在漫漫的实验长河中,每一个人都会像一块面团一样被反复摔打,如果是银样镴枪头,就会摔裂,露出本来的外表;但如果是块真金,在这样的反复捶打中,将会真正展现出本来的样子。我们鼓励大家犯错,鼓励大家失败;更重要的是在失败中汲取经验,并推着自己不断向前。
团队成员介绍
目前本项目组共五人,其中三人已顺利完成推免工作,剩余两人计划升学至国内985高校,项目组人均共计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篇左右,一篇发明专利。
马甜甜:队长,本科生,中共党员,参与发表SCI论文两篇,专利一篇,目前保研至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柴哲元:本科生,参与发表SCI论文两篇,发表SCI论文1篇,专利1篇,目前保研至山东大学。
鲁士杰:本科生,参与发表SCI论文两篇,专利一篇。
胡志伟:本科生,参与发表SCI论文两篇,专利一篇,目前保研至江南大学。
罗江涛:本科生,参与发表SCI论文两篇。
二、获奖项目介绍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概况
项目选题:本项目主要是基于电磁干扰的现状,采用特殊金属纳米粒子负载在特种高分子膜上,具有特殊功能可以适应特殊环境的复合材料。
开始时间:2021年11月起——2023年7月
推进进程:目前已完成实验室验证。
项目内容: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使得电磁泄露和干扰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发兼具使用寿命长、耐高低温、耐腐蚀的轻型柔性高效电磁屏蔽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项目拟通过金属化聚酰亚胺纤维内部多级微观结构和阻抗梯度的合理调控,提出一种绿色环保、简单高效构筑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的新方法。面密度小于 55 g/m2,其在 X 波段具有 70 dB 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在-200-350 ℃保持优异的柔韧性,镀层未发生脱落,即使经过各种破坏性测试(超声、弯折 10000 次、盐雾实验200 h),电磁屏蔽性能保持 50 dB 以上,优于目前商业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项目创新点
(1)开发可在极端条件下使用的金属化聚酰亚胺新材料
本项目通过分子结构设计选择不同分子柔顺性链段结构或功能侧基的二元酐和二元胺单体,调控聚酰胺酸的主链结构、官能团种类和数量以及分子量,制备具有不同分子链段结构的水溶性聚酰胺酸盐前驱体,为获得具有耐高低温范围在-100 ℃ ~ 300 ℃内可控调节的聚酰亚胺新材料奠定基础。
(2)发展高效金属化聚酰亚胺纤维膜材料的绿色制备工艺
本项目以水溶性聚酰胺酸盐为前驱体,通过优化静电纺丝工艺、热亚胺化和化学镀、表面处理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实现强粘结力的金属化聚酰亚胺纤维内部多级微观结构的高效、可控构筑,制备工艺绿色环保、简单高效。
(3)提出高性能电磁屏蔽纤维材料多功能一体化新技术本项目通过开发兼具多种损耗形式的金属化聚酰亚胺复合纤维膜材料,增强介质/材料界面间电磁反射效应的同时实现以高磁导率损耗和电导损耗为主导的电磁屏蔽效果,为最终研制使用寿命长、耐高低温范围可调、耐腐蚀、屏蔽效能高且频带宽的轻型柔性多功能一体化电磁屏蔽纤维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有望发展成为简单高效制备多功能一体化高性能屏蔽材料的新方法。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竞赛信息
“光威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咨询方式:
联系人:徐奕鹏
联系方式:18600638854(同微信)
电子邮箱:cmtic@csfcm.org.cn
QQ群:27985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