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生三等奖团队风采
团队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第七届“光威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这是我们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这次竞赛,我们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成员紧密合作、相互学习、互相支持,共同攻克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取得了好成绩。我们衷心希望,未来的复材领域师弟师妹能在学习和科研中保持热情和好奇心,勇于接受挑战和迎接困难。无论是在竞赛中还是在自我成长中,都要坚持努力,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团队部分成员介绍
郑碧霞
硕士研究生三年级,主要从事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生物基胶粘剂等方面研究。是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负责人,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学生排名第一),已正式发表一区论文1篇 (IF=11.322,第一作者),曾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第十届广东省材料创新大赛三等奖及其他省级奖项共7项,获优秀共青团员标兵等院级及校级奖项10余项。
杨芳菲
杨芳菲,硕士研究生二年级,期间主要从事生物基可降解薄膜的研究,曾获第十二届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三等奖。
刘焕生
硕士研究生一年级,期间主要从事改性生物基水凝胶的研究,曾获广东第十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高分子赛区二等奖及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TRIZ”杯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2020年度主持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并顺利结题。
二、获奖项目介绍
(1)项目基本信息
(2)项目概况
聚氨酯热熔胶是一种无溶剂型绿色胶粘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等行业。但常规的聚氨酯热熔胶难以同时满足高强耐久、重复粘接的胶接需求,且聚氨酯的原料之一多元醇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石油基资源。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团队从2020年开始进行木质素的改性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团队成员退却,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不断攻坚克难,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功采用改性木质素来部分取代原料中的石油基多元醇,并以木质素多元醇作为交联剂构建微相分离结构,引入动态交联策略,合成了绿色环保、高强耐久、可循环粘接的生物基聚氨酯热熔胶。
一方面,本项目利用木质素作为原料,实现了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合成的木质素动态交联聚氨酯热熔胶,克服常规聚氨酯热熔胶高性能和循环利用无法同时兼顾的问题。促进聚氨酯材料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已在Engineering上发表了两篇相关文章,并已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及思路
(3)科研历程
我们团队从2020年起便展开了对木质素的改性研究以及相关聚氨酯热熔胶的构建方案选择。在研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郑碧霞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首先要对自己的精力和能力有充分认识,要理清楚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和节点在哪里,而不是想着怎么把这些事情同时完成。如果把所有事情搅在一起,只会降低你的工作效率。先捋清楚再行动,多思考,多琢磨,再高效地完成。
“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刘焕生同学表示,刚开始去涉及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痛苦的,要去了解,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只有忍受最难以忍受的痛苦,跋涉最不堪跋涉的泥泞,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原料配制
团队成员磨合过程中要相互包容。杨芳菲同学表示,团队中有意见、有分歧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解决问题,“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要不断去寻求资源,终身学习。多去学习,总结别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多去总结,形成自己的方法策略。脚踏实地,不急不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竞赛信息
“光威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咨询方式:
联系人:徐奕鹏
联系方式:18600638854(同微信)
电子邮箱:cmtic@csfcm.org.cn
QQ群:27985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