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会工作概述
2019年,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在中国科协指导下,根据理事会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并多种形式纪念学会成立30周年。学会新成立导热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新型电池与新能源复合材料分会及轨道交通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等3个分支机 构。 学会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CCCM-4),参会代表3000余人,同期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复合材料产业创新成果技术展览会展示面积15000余平米,有效促进了学术与产业的对接。学会科普工作取得大幅突破,制作12期系列科普视频,已在多个网络公共平台发布。至2019年底,学会个人会员数量增至12682名,团体会员120家。
二、组织架构
(一)组织机构
(二)领导机构
理事长:
陈祥宝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理事长:
成来飞 西北工业大学 教授
方岱宁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克岑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研究员
侯 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 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冷劲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冯志海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研究员
马朝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邢丽英(女)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研究员
徐 坚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薛忠民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俞建勇 东华大学 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秘书长:
张博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三)监事会
监事会主席:
孙晋良 上海大学 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监事会副主席:
赫晓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谢富原 康得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
杨 旭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研究员
朱建勋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级高工
监事:
杨继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赵丽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四)分支机构
分会及专业委员会: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分会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专业委员会
航天复合材料及应用专业委员会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分会
金属基复合材料分会
复合材料结构制造工艺与装备专业委员会
复合材料增强体分会
纳米复合材料分会
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分会
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复合材料表面与薄膜专业委员会
超细纤维复合材料分会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分会
船舶与海洋工程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空天动力复合材料及应用专业委员会
矿物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车辆工程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风电工程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航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陶瓷基复合材料分会
智能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导热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新型电池与新能源复合材料分会
轨道交通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工作委员会:
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职称评定工作委员会
学会评奖工作委员会
青年工作委员会
团体标准工作委员会
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
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
组织工作委员会
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科技评价工作委员会
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
监督审计工作委员会
三、党建工作
2019年学会党委坚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着力加强政治引领、着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深化改革强化基层、着力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的“四个着力”的指示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顺利领导学会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年内党委召开2次党委会,学习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并对学会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CCCM-4大会方案、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方案、学会年度财务预决算、新设立分支机构、学会设立科学技术奖、学会秘书处修订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进行前臵审议,确保了党对学会工作的绝对领导。
四、学会的主要工作
(一)智库及决策咨询
学会瞄准学科前沿开展学科预研,召集专家学者编写《复合材料学科发展报告》,汇总、分析近两年我国复合材料学科发展现状,简要介绍本学科在学术建制、人才培养、研究平台、重要研究团队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并及时提出我国在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学会成功申报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开展了江苏省碳纤维与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成果上报中国工程院,将成为相关部门制定江苏省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参考。
学会理事长陈祥宝院士成功申报中国科协九大代表调研课 题,开展了科技社团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研究。
(二)学术交流
学会年度举办各类学术活动近30场,累计参会代表达6000 余人次。
学会于11月28-30日在珠海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CCCM-4),共设臵6大类50余个分议题,3000余名专业代表出席大会,包括14名中外院士。会议安排900余场学术报告,涵盖复合材料全产业链条分支领域前沿。同期举办第三届国际复合材料产业创新成果技术展览会,展示面积15000余平米, 179家企业、国家各级重点实验室等展示了创新成果与技术。大会期间还设臵商业航天产业论坛、复材双创路演、勇攀职场高峰论坛、系列图书发布会、学会公共职能工作宣讲以及第四届“光威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大学生创新科技竞赛总决赛等特色会场,并开展纪念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
(三)科普活动
学会科普工作在2019年取得较大突破,作为发起学会之一参与了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盟的筹建,并参加了201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设臵复合材料结构搭建科普展区,成为展览热点,向公众普及了相关科学知识。在珠海期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复合材料产业创新成果技术展览会上,学会专门开辟了3000平米的科普展示区域,吸引了上万人次观众驻足科普展台参与互动。
学会自筹资金,完成共12期的“神奇的复合材料”与“大咖讲复材”系列科普视频,首次系统地涉及复合材料分支与应用领域科普题材,引领了学会会员参与科普工作的热情。学会设计了具有复合材料轻质高强特色的卡通科技形象,形成品牌标识并激发青少年科技探索热情。
学会于2019年创办《复材新动向》季刊。刊物主要介绍学会活动与最新工作安排,报道复合材料领域最新发展信息,并收录学会会员提供的科普文章。刊物已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有关部门审批备案。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会成功组织了年度欧洲出访活动。团组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西格里集团以及奥地利百德福工程有限公司等考察交流,参加了本届2019年法国JEC集团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并接待了JEC集团总裁回访,为国内复合材料行业进一步了解国际复合材料发展水平提供了新的机会。
学会成功接待国际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学会主席来访。双方对未来可能展开的学术交流合作进行了讨论,并初步联合主办FRP 增强混凝土结构工程国际会议(FRPRCS)及共同设立国际土木工程复合材料领域贡献奖等合作意向。
学会在CCCM-4大会上设立国际分会场,安排了13场海外专家的学术报告,40余名国际专家参会,与200余名与会的国内参会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
(五)技术经济融合
2019年学会根据复合材料学科与产业发展最新趋势,以具体项目为载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企业技术转型升级,与珠海市签署了建设珠海科技服务站、金湾工作站的合作协议,并将合作建设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金湾新材料创新基地。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根据广东省科协达成的合作意向, 学会于2019年积极服务广东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对珠海、东莞、佛山等地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进行梳理与规划建议,协助当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学会与美的集团合作建立的功能材料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完成科研成果应用1项、攻克企业技术难题2项、引进技术人才1名以上,申请相关专利2件以上。6-8月间,学会先后组织50余专家赴佛山与东莞,调研当地照明、移动终端等优势产业制造业对复合材料技术的需求,并对接企业开展专业科技服务。
学会于2017年与泰安市政府、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泰安中研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中研院),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泰安市复合材料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山东省有关部门拟将研究院升级为省级复合材料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开展山东省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咨询建议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19年,中研院有6个孵化项目开展评审,4个项目上报泰安市科技局等待审批,并开始参与或承担省级、国家级课题的申报与研究。
(六)表彰奖励
学会于2019年设立了“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终身成就奖”,旨在表彰在复合材料行业科研、教学、生产等岗位从业40年以上, 为推进中国复合材料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经过业内广泛推荐及专家评选,学会决定授予杜善义院士、张立同院士“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终身成就奖”,并在CCCM-4 期间举办颁奖仪式。他们的获奖,是复合材料界对两位德高望重的权威专家在学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充分肯定,也为广大复合材料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完成首届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评出二等奖5项。评出第三届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4人、杰出青年工程师奖3人。评出2018年度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3篇。同时在科技奖励推荐等领域,学会顺利完成2019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推选,以及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9年中国科协优秀中外 青年交流计划、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等奖项与项目候选人的推荐工作。
(七)人才培养
学会面向企业一线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与职称评定工作。年度内举办复合材料培训3期,共培训人员100余名。
经过近3年建设,学会职称评定工作已在业内取得较高知名度, 年度内开展的2期评定工作,共评定专业技术人员80余名。
学会于2019年举办了“光威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决赛。大赛以“新材料、新创意、新世界”为主题,在相关材料、力学、化学等专业类教学的高校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共吸引了全国各赛区71所高校、403支参赛团队参加。经过在全国多所高校举办的初赛,有24支参赛队伍脱颖而出,参加了CCCM-4期间举办的决赛。本次大赛的举办促进了大学生群体对复合材料学科与应用的理解认识,激发了青年人的创新意识,增强了青年人才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推进我国复合材料的创新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后备人才。
五、会员服务
学会网站及数据库完成改版,数据库更新完成,会员申请入会流程信息化,大幅提升了学会服务工作效率。同时学会引入第三方信息服务商,建设了CCCM-4注册系统,使会议参会流程全信息化。
学会在办公地点设立的实体化会员之家,为会员提供会议交流场地与相关服务。会员可凭借通过参与学会活动获得的积分, 免费享受会员之家的温馨服务。2019年全年,会员之家年度举办活动80余场次,服务会员近2000人次。
六、期刊出版
学会主办的《复合材料学报》持续保持专业领域领先,CNKI复合影响因子1.581,并于2019年获批列入中国科协“中国科技 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择优支持的梯队期刊。
学会与国际出版集团联合主办及发布的全英文期刊《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经过3年建设,于2019年被SCIE收录,使学会的品牌学术科技期刊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七、组织建设
学会于2019年举办了纪念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召开答谢会并在CCCM-4上设立了纪念学会成立30周年展区,集中展示学会历届理事与会员单位信息,以及近30年来复合材料学科与产业的发展历程,向一代代复合材料科技工作者致敬,引领复合材料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学会秘书处调整了部门设臵,以服务与业务工作为基础,设立会员部、学会部、业务部、事务部、财务部与期刊部。各部门分工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与考核指标清晰可行,促进了秘书部正规化、职业化建设。
八、财务报告
学会2019年总收入27089657.62元,费用合计21029878.75元, 全年会费收入488095.6元,提供服务收入9703037.39元,政府补助收入16843047.06元,其他收入55477.57元,支出:业务活动成本16982564.46元,管理费用4047314.29元。
九、其他
学会的科技服务工作得到了各级科协的认可。2019年5月,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系列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学会作为大会第一报告人(全国仅两家学会),向全国科协系统作了《创新服务机制,深入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报告,并作为全国学会代表, 参与中央电视台“5• 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晚会录制。10月, 学会入围中国科协“2019年十佳服务企业创新学会”名单。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甲2号金尚嘉园1号楼1单元
电 话:010-82026320
十、大事记
1月13日,学会2019年度第一次党委会暨七届六次理事长办公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1月13日,复合材料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月18日,耐高温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学术沙龙在北京召开,8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1月21日,复合材料学科发展研究和高性能复合材料学科方向预测及技术路线图项目初稿中期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月22日,由学会与泰安市政府及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立的泰安中研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
2月25日,学会2019年两院院士推选会在北京召开。3位中国 科学院院士及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了会议。
3月1日,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会议系统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 开。
3月7日,特种纤维制造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3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3月9-16日,学会组织国内复合材料行业研究院所及企业会 员赴欧洲考察并参加2019年法国JEC集团国际复合材料展览会。 3月30日,纺织复合材料研讨会在上海召开,6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4月10日,学会与德阳科协对接交流会在北京举行,德阳市科协一行6人与学会秘书处领导进行了交流。
4月12日,复合材料多尺度分析与DIC验证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16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4月14日,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导热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7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4月22日,中澳先进复合材料研讨会在上海召开,4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4月24日,金属基复合材料连接技术学术沙龙在北京召开,5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4月24日,学会2019年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4月27日,2019年协同创新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论坛在连云港召开,3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设主会场及2个分会场,共24场专家报告,14家企业现场展示产品。
4月27日,中国复合材料第三批次科技评价项目会评答辩会议在连云港召开。
4月28日,超细纤维复合材料分会高端论坛在北京召开,35位代表参加会议。
4月28-30日,第三届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学术沙龙在济源召开,45位代表参加会议。
5月18-19日,2019第六届交通运输领域复合材料科技会议在泰安召开,3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5月19日,学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在泰安召开。
5月30日,学会科技工作者专家队伍代表成功登台中央电视台十套“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晚会录制现场,团队用“复合新材,料定未来”的响亮口号,唱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礼赞 共和国,追梦新时代”的科技志愿服务行动号召。
6月6日,先进能源电工材料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3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6月20日,易清洁陶瓷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在佛山召开,4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7月18-20日,空天动力复合材料及应用专业委员会2019年度学术会议在肇庆召开,2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7月25-26日,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发展论坛在大理召开,6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8月2日,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8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8月17日,学会2019年度第一期职称评定评审会在北京召开。
经专家评审, 8名复合材料工程师职称申请人、5名复合材料高级工程师职称申请人、4名复合材料正高级(原教授级)工程师职称申请人符合学会相关要求。
8月18-23日,“碳纤维全解析”高级研修班在兰州举办,60余位学员参加培训。
8月29日,柔性电子材料论坛在东莞召开,8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8月31日,学会第三届青年奖评审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评选出第三届“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奖者四名;“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杰出青年工程师奖”获奖者三名。
9月3日,国际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FRP in Construction, IIFC)主席、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司考特• 史密斯(Scott Smith)教授一行来访学会。
10月17-18日,第十九届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学术交流会 在南京召开,8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10月17-19日,第三届锂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在昆山召 开,2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10月18-20日,2019中国国际微纳技术暨复合材料创新发展论坛在西安召开,5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10月20日,学会七届七次理事长办公会在北京召开。
10月24日,风电工程复合材料技术沙龙在北京召开,1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10月25-27日,第三届全国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与应用学术 会议在上海召开,15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10月29日,JEC集团总裁Eric Pierrejean先生一行来访学会。11月1日,导热/纳米复合材料学术沙龙在天津召开,1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11月9日,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学术沙龙在青岛召开,3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11月28-3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在珠海召开。第四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CCCM-4)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大会由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珠海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支持。9位院士及5位外籍院士,以及3100 余名中外复合材料界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出席。大会以“复合新材,料定未来”为主题,设立了50个主题学术分论坛,3个国际分会场,5个特色会场,进行了936场学术报告,大会摘要投稿数量近2000篇、报告申请数量上千人。大会同期举办了第三届国际复合材料产业创新成果技术展览会(ICIE-3),展示面积15000 余平米,吸引了上百家企业参展,观众近20000人次。展览期间设臵了商业航天产业论坛、复材双创路演、勇攀职场高峰论坛、系列图书发布会、学会公共职能工作宣讲以及第四届“光威杯”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大学生创新科技竞赛总决赛等特色会场,并开展纪念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
11月29日,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七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在珠海召开。
11月28日,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轨道交通复合材料专委会成立仪式在珠海举办。
12月5-6日,第一届韩中日复合材料研讨会在韩国昌源举办。
12月18日,学会作为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发起单位之一参加联合体成立大会,并在会上当选为理事单位。
12月29日,学会2019年度第二期职称评定评审会在北京召开。经专家评审,4名复合材料助理工程师职称申请人、18名复合材料工程师职称申请人、3名复合材料高级工程师职称申请人、1名复合材料正高级(原教授级)工程师职称申请人符合学会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