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欢迎您来到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官方网站
青托工程
青托人才成长故事——张子栋
来源: 时间: 2020-06-16 浏览: 4465

青年人才成长故事

——事闲勿荒 事繁勿慌

张子栋,1986年1月出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博士,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导。2004年8月-2013年7月,本硕博就读于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以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身份赴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联合培养学习;2013年12月至今,就职于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超材料学会青年理事,《材料工程》、《航空材料学报》青年编委。

近五年内,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先后在《Research》、《Nano Energ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国际著名SCI期刊上发表关于超材料相关学术论文合计3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热点文章1篇,卷首文章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国防项目等10余项课题。由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推荐,于2017年入选中国科协第三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托举培养期间,以电磁超材料的性能优化设计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相关研究获2018年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8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19年)、二等奖1项(2018年)。

以具有负介电常数、负磁导率的超构介质(metamaterials,也称超材料)为代表的负参数材料,近年来已成为材料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日益凸显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然而以负介电常数、负磁导率为主要性能特点的“超”材料,与“真”材料相比存在较大的区别:超构介质并不强调化学成分、微观组织,而是注重几何结构的设计。随着超构介质研究的发展,加工技术、各向异性等一系列的问题已成为负参数材料工程应用亟待突破的瓶颈。

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以来,在导师范润华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被托举人一直从事具有负物性参数电磁功能材料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利用多种物理、化学制备方法进行结构设计,进而构建高性能射频电磁超材料及器件”的学术思路。创制了基于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建立多尺度人工结构的原理框架和构建策略,通过对材料本征性能和超结构的组合与设计,实现对电磁功能材料射频性能的精准设计及定向优化。

尤其是针对电磁超材料中存在的“射频空白”,被托举人及其团队借鉴周期性超构材料性能的设计思路,采用典型的材料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中功能相的微结构进行有序化构筑,获得一种射频电磁性能可设计、可调控的复合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磁超材料在射频频段存在的小型化瓶颈、力学性能设计缺失等问题,适于工程化应用。被托举人及其团队所提出的材料性能设计理念,能够拓宽电磁功能材料关键物性参数的调控范围,是武器装备隐身材料、飞行器天线罩透波材料等关键国防材料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电感磁芯、电容介质等民用电子元器件材料研发的基础问题。研究成果为探索新材料新性能提供了可能,正在开展军用和民用雷达器件、大功率微波管衰减器件、高频高容量电容器、无线输电器件等应用基础研究。

上述研究内容中,关于“高性能人工精细结构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的相关研究,获2019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关于“金属陶瓷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和超常电磁性质”的相关研究,获2018年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关于“常规超材料的构建原理与射频应用基础” 的相关研究,获2018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此外,被托举人所在团队牵头成立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被托举人担任分会副秘书长/青年理事,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组织了2018年中国超材料高层论坛、2019年中国超材料大会等六次超材料专题学术会议,形成了学术影响力。2018年11月-2019年10月,被托举人以科技副职身份在山东省莱西市挂职副市长,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招才引智方面的工作,在当地政府、派出单位以及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山东大学国家科技园莱西“双创中心”项目的落地,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被托举人的话

感谢中国科协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使我领悟到到了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立足于国家需求,做“顶天立地”的研究,聚焦前沿科技,扎根实际需求,让科研成果“上货架”。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科技工作者所承担责任的重大。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分享到:
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