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欢迎您来到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官方网站
学会动态
【光威杯】第七届获奖团队风采—391号团队
来源: 时间: 2023-11-28 浏览: 4115

一、研究生组优胜奖团队风采

团队获奖感言

感谢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给我们创造的这次宝贵机会,我们很高兴能在这次比赛中获奖,这份荣誉是对我们努力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将来勇敢拼搏的鼓舞。荣誉就好比是圆形的跑道,既是终点也是起点。不管曾经取得怎么样的成绩,那都代表过去。不能因为一时取得的好成绩而骄傲,不能因为一时不理想而气馁。我们不能满足现状,我们的心中应该要有更高的追求,更高的理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继续前行的动力,才能取得更多优异的成绩,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我们要把今天的荣誉化作今后不竭的动力,去开拓新的征程!

最后想对师弟师妹及复材领域学子的话:引用习近平主席在2023新年贺词中的寄语:“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 

二、获奖项目介绍

(1)项目基本信息

微信图片_20231128143857.png

(2)项目介绍

项目背景:2022年国家信息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和机构进行的“中国现代生态发展指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水污染首次击败空气污染,以42.5%的得票率登上“严重威胁公众的污染种类排行榜”的榜首。

图片1.png

针对水体中的有机染料、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绿色可持续的污水治理技术。然而,目前传统的光催化技术存在“效率有限、回收困难、非全天候”三个缺点。

针对上述的3个缺点,本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无机光催化剂与压电聚合物的柔性复合材料,在利用太阳能的同时,收集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潮汐、水流等机械能,实现光“压”双驱高效降解水体污染物,具备“光压双驱高活性、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易回收,无二次污染”等优势。

 

项目概要:近年来,铋层状结构铁电体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 Aurivillius化合物Bi3TiNbO9因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和半导特性,可收集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未被充分利用的光能和机械能,并将之转化为化学能,用于降解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首先选择合适方法制备优异催化性能的Bi3TiNbO9粉体—第一代产品。然而其较宽的禁带宽度(3.1 eV)和有限的载流子迁移率限制了其应用,通过Fe3+掺杂和自掺杂的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改性,成功提升了Bi3TiNbO9的催化性能—第二代产品。考虑到催化剂难以回收以及二次利用,造成了成本的上升,极大限制了催化剂的大规模推广及应用,为此,我们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制备了第三代产品—通过与压电有机物PVDF耦合,制备一种同时具有光和压电催化性能,又能够被回收利用的膜材料。这一开创性的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工业生产以及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手段。

微信图片_20231128144101.png

(3)团队科研与学习心得

团队成员在读研期间,可以做到松紧有度,慢慢摸索。现在多数情况下,即使大家在同一个课题组,各自的研究点也不尽相同,不懂的地方也只能自己攻克。所以,我们有强大的心理和时间管理意识能力,当然这也并不影响你适度的放松和享受生活。在空闲时间我们会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比如打篮球、跑步、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等。合理协调好生活和科研的关系,毕竟科研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下面是我们大致的日常作息时间分配。

微信图片_20231128144246.png

此外,良好的科研习惯是科研成功的前提。下面分享一下老师教给我们超级受用的科研习惯,包括做规划、看文献、做实验、科研小技能、相处之道、自我管理方法等等方面:

1. 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理工科生一定要准备专门的实验记录本,实验记录有两个要点:(1)客观真实性,(2)全面准确性。

2. 独立科研和摸索的习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导师的主要作用是启发研究、指导方向,怎么做,具体的研究还需要自己去摸索。脚下的路是自己走过的才会有更深刻的体验。

3. 勤思考&及时总结想法:组会上定期汇报实验进度以及交流想法,一般激烈的思想碰撞都会让你产生很多的idea,以及从导师那里获得一些建议,此外,也会产生很多待办事项。

4. 多行动少空想、及时实践:不管是科研的想法还是结果,都是做出来而不是想出来的!

5. 设定一个明确且现实的目标: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奋斗,设定目标都能为其指明方向。同时,它还能让你明确你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从而让你保持前进的动力。

6.凡事有条理、高效科研:真正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完成任务的是他们工作的条理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工作进行条理化。

7.做好时间管理:大家一定要做好时间管理和规划,研究生三年时间转瞬即逝。

8.遇到问题不要埋头苦干、及时交流:无论是课题方面的问题还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不懂就要多问,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和弯路,科研绝对不是闭门造车,一定要珍惜各种思维碰撞的机会。

9.保持消息灵通:科学进步日新月异,!只有随时了解工业和研究领域中的最新进展,你才不会落后于人。

10.不迷信权威、保持批判:看文献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同时发现该论文提出方法的优缺点,而不是盲目的崇拜。对科研要保持批判的精神,养成批判的学术思维,以批判的眼光去看问题。

11.搭建人脉:不管你是哪个层次的研究者,建立实验室外的科研人脉网都相当重要。

12. 记得照顾好自己: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大多数充满压力,如果不找到调节压力的方法,最终你的科研和生活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照顾好自己能让工作的你变得更加高产高效。

图片2.png

1.jpg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竞赛信息

“光威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咨询方式:

联系人:徐奕鹏

联系方式:18600638854(同微信)

电子邮箱:cmtic@csfcm.org.cn

QQ群:279852450

图片4.png

分享到:
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