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组三等奖团队风采
团队获奖感言
感谢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和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这次宝贵机会,让我们在此次复材领域的交流学习中感悟良多。尤为想借此机会言表之事是:科研过程中的逆境并非昏暗无物,反而是光芒万丈,是破茧成蝶的挣扎,是站于泥沼中也敢仰望星空的勇气,它从不是束缚,而是成长的机会,让我们怀揣一颗炽热的跳动的心,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大地的滚烫,用咽喉嘶吼出每一声海浪咆哮。当我们站在山巅时,连风吹过的喧嚷,都是命运在为我们鼓掌。希望师弟师妹在复材未来的路上能够找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正所谓言,“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既然目标是远方,那留给世界的只能是我的背影”!
团队成员介绍
朱可
“热爱自然,享受生活,挑战自我,迎接挑战。热爱爬山,不仅是为了征服高峰,更是为了征服自己内心的困难与恐惧。通过坚定的步伐,向着山巅前行,用汗水和坚毅的意志,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山川之旅。让每一次登山都成为人生中的一次蜕变。”
陈曦
“追逐梦想的奔跑者,不畏风雨,敢于冲破困境。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遇,我的文字旗帜在竞争的浪潮中高昂飘扬,用灵感与毅力书写自己的独特篇章。不惧竞争,积极进取,为成就更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李一凡
“少年人应有落子无悔的勇气,攀一座山,看一场雪,追一个梦,一两黄金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邹健
“徜徉山水之间,沉醉电子绝妙境界,挑战运动极致激情,追求深邃科研。挑战生活的多重面,以阅历和知识引领自我改变,志在卓越。”
袁伊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少想,多做,永远在路上。”
获奖项目介绍
(1)项目基本信息
(2)项目概况
本项目关注到织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abric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 FRPC)在航天结构中拥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能够通过 FRPC 构件的弯折实现大收纳比变形。 FRPC构件在弯折过程中呈现橡胶态,具备各向异性黏弹性力学特性和弯曲变形率相关性。我们关注材料在弯折变形中"弯矩—曲率"响应受温度、时间和变形率的影响,进而影响可展开结构的展开动作、过程和精度。为深入研究粘弹性性能,den率变形和定曲率变形的测量方法,实现了FRPC材料大变形弯曲黏弹性性能的测量与表征,为可展开结构分析奠定基础。
项目于2022年起步,通过查阅文献并设计项目方案。2023年10月,我们成功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成果丰硕。在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我们团队通力合作,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3)科研历程
在我们已完成的部分中,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推导、数值求解、实验、数据分析四个部分。
在理论推导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大量黏弹性材料和弹性力学的知识,需要不断地查阅各类文献才能理解相关知识。依靠日复一日的坚持和高老师的不断指导,我们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理论部分的推导。
对理论部分进行数值求解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在理论过程中未考虑到的问题,如参数如何确定,交点个数过少并不满足项目要求等。通过不断地尝试以及对理论部分不断完善,最终达成目标,完成数值分析的工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工装尺寸的确认、工装图纸的设计、工装的制作等。最终在实验室中完成了大变形弯曲实验。
在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后,我们从实验数据中剥离出真正所需要的数据并进行整合,可视化分析,理论对比,最终从抽象到具象,浓缩成项目的实验结论。
我们团队在科研学习中,始终迎难而上。问题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每一次的困境都是我们智慧的磨练。通过团队的协作和努力,我们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途径,使得科研之路更为坚实而充实。在问题的探讨中,我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铸就了团队的不断成长。
(4)科研心得
浮于表面都是风光,沉下心来自有答案。朱可同学表示:“在做项目过程中,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沉溺于过去和现在的过分自满,只会让人失去本心,仅着眼于当下,也只是‘只看皮相,未见骨相’。而想要拥有真正的恒固,还要放下浮躁之心,于平淡中见波澜,于无声中听惊雷,于细微处见真章,直面内心诉求,步步落在项目实处,找到真正的自我充实之道。”
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对着晚霞幻想。邹健同学有感而言:“项目开始时我们总是志在征服星辰大海,觉得自身拥有无限可能性,理想皆可演变为现实。后来,当初尝自身能力局限所带来的无力感,就逐渐失去最初的热忱,开始用“佛系”掩盖自己的无力怯懦,开始裹上“无能为力”的大衣敷衍科研过程中的种种苦难。但是,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会看到希望。我们真正应该做的,不是惶恐终日无所作为,而是坚持,一步,一步,再一步,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朝阳光,静待春暖花开。”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竞赛信息
“光威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咨询方式:
联系人:徐奕鹏
联系方式:18600638854(同微信)
电子邮箱:cmtic@csfcm.org.cn
QQ群:27985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