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欢迎您来到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官方网站
通知公告
【报告更新】8月1-4日丨林芝·多功能碳基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
来源: 时间: 2025-07-16 浏览: 294

为了促进碳基复合材料领域的学术与技术交流,推动碳基新材料的多功能化发展与关键技术突破,由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碳基复合材料分会主办的“多功能碳基复合材料2025年度学术研讨会”定于2025年8月1-4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会议官网:https://tjfc2025.csfcm.org.cn

【大会报告】

张幸红教授

报告题目:新型超高温复合材料防热理论与方法

面向高速飞行器、新一代飞船和行星探测器等重大装备对超高温材料的迫切需求,针对极端“新热障”环境下超高温材料的组分结构调控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新型超高温热防护复合材料基础与应用研究。

针对极端环境下长时间超高温非烧蚀热防护需求,提出了“基体超高温稳定性、复合强韧化和原位自生高性能氧化层”三要素协同防热理论,创制了以ZrB2或HfB2为主基体相、连续碳纤维为增强相的耐2500℃长时间非烧蚀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新体系,解决了曲率半径2mm尖锐前缘超高温、高动压、强氧化环境下非烧蚀难题,应用于系列高速飞行器尖锐机身前缘、发动机等关键热防护结构。

针对结构轻量化和防/隔热一体化热防护需求,发展了“表面致密、内部多孔”的梯度化策略,创制了密度在0.5-2.0g/cm3可调的梯度化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解决了传统材料涂层与基体匹配性差、抗冲刷性能不足难题,长时使用温度>1800℃、最高使用温度>2100℃,在多个高速飞行器大面积迎风面热防护结构中实现应用。

针对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境下的极端热防护需求,提出了“基体复合、增强相复合”的双复合化新思路,创制了耐3000℃超高温轻质低烧蚀复合材料新体系,密度在0.3-0.5g/cm3可调,解决了轻量化、抗烧蚀与高效隔热协同的难题,发明了超大尺寸异形结构一体化整体近室温成型技术,应用于新一代载人登月“梦舟”飞船,相比传统飞船防热材料减重30%以上;同时应用于“天问二号”行星探测器、亚轨道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等其它重大装备。

张雨雷教授

报告题目:多元超高温陶瓷改性碳/碳复合材料长寿命抗氧化/烧蚀研究

提高碳/碳(C/C)复合材料在超高温环境下的抗氧化/烧蚀性能是实现其在新一代远程高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中应用的前提。针对传统超高温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在超高温环境下氧化膜阻氧和自愈合能力不足、防护温度范围窄等难题,本团队提出了陶瓷成分多元化、分布梯度化、自生氧化物自愈合等提高其长寿命抗氧化/烧蚀性能的新思路,阐明了多相镶嵌结构对多元陶瓷自生氧化膜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发展了基体改性结合表面涂层一体化构建梯度结构改性C/C复合材料的方法,突破了超高温极端环境下C/C复合材料长寿命稳定服役的难题,研制的多种多元超高温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典型实验件/构件通过应用考核验证,为实现抗氧化/烧蚀C/C复合材料在新一代远程高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中的长寿命稳定服役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曾毅教授

报告题目:反应熔渗制备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在航天耐高温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制备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较多,主要有有机源前驱体裂解法、粉末浆料浸渍法、化学气相渗透法以及反应熔渗法等。其中反应熔渗法具有低成本、短周期、复合材料致密度高等优点。因此,本报告将着重介绍采用反应熔渗工艺制备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的多元陶瓷设计方法、熔渗理论模型的建立以及低温反应熔渗工艺等。上述研究可为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李同起研究员

报告题目:超高温热结构复合材料实现和极端环境应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随着航天飞行器的快速发展,对热结构复合材料的轻质特性、耐温性能、高温力学性能、氧化防护性能、多功能协同一体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以碳基复合材料为代表的超高温热结构复合材料在实现及极端环境应用中面临的结构变化、力学性能衰退、氧化损伤、升华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阐明了超高温长时稳定机制、性能衰变与抑制机制和热/力/氧耦合作用机制等超高温热结构复合材料理论,对超高温热结构复合材料在未来发展中存在的残余应力、热应力、近净尺寸成型、低成本短周期制造等问题进行了展望。

叶崇研究员

报告题目: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结构的多样性及其控制

中间相沥青碳纤维具有高导热、高模量、低的热膨胀系数等性能优势,可应用于航空航天、3C消费电子、智能机器人、体育器材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报告人探究了中间相沥青物性、熔融纺丝过程中喷丝板结构设计、纺丝温度、牵伸比,热处理温度等对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结构的多样性及其控制机制,基于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结构调控发展出了三大系列(高碳、高模、高导热)碳纤维产品,推动了国产沥青碳纤维系列产品在国民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会议征稿持续进行中,欢迎大家积极报名投稿(https://tijfc2025.csfcm.org.cn),审核通过后将录用为会议报告或以墙报形式进行展示;同时,本次会议将制作摘要集摘要集仅会议录用报告使用,不影响投稿期刊杂志等。征稿截止至7月18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1)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功能化

(2)极端环境用碳/碳复合材料

(3)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4)碳化硅/碳化硅复合材料

(5)复合材料表面防护涂层

(6)金刚石材料

(7)跨尺度结构设计与计算材料学

(8)先进制造技术

(9)医用碳基复合材料

(10)能源与环境碳基复合材料

(11)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

(12)绿色制备与循环利用技术

(13)前沿交叉领域探索

本次会议已组建临时会议微信群,已注册报名者或有意咨询者,请添加会议秘书微信(微信搜索:WYC-CSU),进入会议微信群。

会议基本情况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碳基复合材料分会

承办单位:粉末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名单持续更新中)

支持单位: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荣誉主席:黄伯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南大学

大会主席:熊  翔 教  授 中南大学

执行主席:曾  毅 教  授 中南大学

组织委员会:

侯向辉 教   授 西北工业大学

巩前明 研究员 清华大学

张幸红 教   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同起 研究员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汤素芳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杨金华 研究员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邱介山 教   授 北京化工大学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名单持续更新中)

二、日程安排

会议地点: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博泰林芝大酒店

会议时间:2025年8月1 - 4日

日程.png

三、注册报名及缴费

(1)会议注册费标准

7.png

(2)报名缴费方式

如确定能参会,请复制链接(https://tjfc2025.csfcm.org.cn)到浏览器打开,进入会议官网注册报名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会。

8.png 

会议注册费可采用官网微信、支付宝或线下对公转账进行缴费,账号如下:

户   名: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开户行:招商银行北京大运村支行

帐   号:110923782410901

缴费备注:“碳基+参会人姓名+电话”

注:1.以上收费含会议注册费、资料费等,不含会期住宿费;

2.申请成为学会会员,注册、缴费完成即可按会员标准缴费;

3.学生申请成为学会预备会员即可按照学生代表标准缴费;

4.会议注册费默认开具电子发票,发票内容:会议注册费。

四、联系方式

(1)报名/展商咨询

王依晨  19307414630  yichenwang@csu.edu.cn

蒋丰泽  15580970113  fz.jiang@csu.edu.cn

(2)住宿安排

博泰林芝大酒店  18689013359

(酒店地址: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广州大道南段14号;协议价:标间400元/晚,单间500元/晚)

分享到:
换一个